“我记得你之前曾说过……我爹举荐你做洛阳令?”我向贾诩询问。
“呵,”他发出一声怪笑,“难得你能记住。”
我感到脸上无光:“已经确定了么?”
“已经下了委任状。”他给了个肯定的答案。
我有些难以置信:“我爹能有这么大面子?”洛阳令可不是普通的县令可以相比的,单论人口与财富就足以跟天下大部分郡国相提并论,其政治意义更是远超于此。我可不相信马腾能够如此轻松便将我的心腹军师安插在京城这个如此敏感的地方。
“令尊虽然远离朝堂,但马太保一言九鼎,解决此事并不困难。”贾诩解释。
“哦。”二爷也出手的话,确实不困难。
贾羽忽然轻“哼”了一声:“我贾家好歹也曾世代官宦,当个洛阳令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世代官宦?”我笑道,“我从没听过这件事情啊!”
贾诩瞪了女儿一眼,贾羽却没有理会,自顾自说道:“哼,爹爹往上九代之内,每一代都有人担任两千石之官,连爷爷都是从刺史和轻车将军之职告老还乡的。”
我猛吃一惊,扭头去看岳父:“这……是真的?”
“自先祖贾长沙之后,贾家确实世代都有郡守之官,枝叶虽算不上繁茂,也散布中原六州,不过比起弘农杨氏、扶风马氏和颍川荀氏,少有登堂入室官拜公卿,只能算得上小门小族。”贾诩颜se如常,“何况家父刺史之职,其实不过是虚职,不曾就任一ri便已返归故里。至少在我少年时,家中的确不算富裕。”
“我记得……”庞德忽然发出声音,“先生早就有孝廉在身?”
“是的,”他点头承认,“二十三岁,当时的阎郡守举荐我为孝廉,入朝为郎官。”
“郎官是什么?跟新郎官有什么区别吗?”双儿举手提问。
我伸手按在她的脑门上,叱道:“胡说八道,郎官就是去皇宫给皇帝当跑腿的和看门的。”
“大哥你怎么能这么讲?”小岱忍不住纠正我的无礼观念,“郎官是以守卫门户出充车骑为职责,更随时备皇帝顾问咨询。”
双儿“嗤”的笑了一声:“这不就是跑腿看门的活嘛!”
小岱的一脸正气顿时凝成一块。
“岱公子务须较真,所谓郎官,的确只是低等官吏而已,是朝廷选拔良家少年子弟为皇帝看门护院,我为郎一年,从chun到冬整整一年……竟然没有一ri休息。”贾诩的嘴角稍稍向上翘起,“我持戟看门三百六十ri,而那些富家子弟,却只需在年初大朝时装模作样站两个时辰。当时我实在忍耐不住,便托病辞去了这个毫无前途的郎官。”
“郎官……能升职吗?”我对于大汉升官系统真是不太了解,趁此机会急忙询问。
“按例,每年都有年评,成绩出se者可以外放为县令,也能升任有具体职务的郎官,或者被公卿州郡征辟为槽吏属官。然而……”他露出了冷笑,“每天只是持戟守门的我,想要在两三千郎官中获得佳评,那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么?”
我吞下一口炒面,吹了个口哨:“两三千人?”
他点头解释道:“郎官并无定额,家财五百万之上的家庭子弟便可以担任,而公卿、诸侯、州郡都可以举荐,这样一来,人数便越来越多,直到董卓乱政,郎官各自逃命,几乎为之一空。近两年,又开始征召良家子弟,目前人数大约只有四五百人。”
“大致明白了,想必也不会有多少俸禄吧?”我推开碗筷,擦着嘴问道。
“也就是最基本的温饱,月俸斗食而已。”贾诩拎起茶壶自斟了一碗茶,“当时我刚刚娶妻,这点小米哪里够一家人吃喝?还不如回家种地自给自足。”
“先生你……种过地?”小岱吃惊不小。
“种了八年,”他嘿然道,“不过是雇人来种……”